在人们传统观念上,一买一卖是顶容易的事,要不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商贩?过去不少出版单位往往把学历较低、能力较弱的人安排到发行部门,书店职工似乎也矮人一头,“发行无学”成了一种惯性思维。市场大潮一来,老总们如梦初醒,深感流通环节的重要性,书一旦发不出去,两个效益等于零,于是急急忙忙把学历高、知识广、公关能力强的人派到发行岗位。人虽到位,但苦于没有专门教材可教,只能靠经验传授,这也是发行业优秀人才短缺的一大原因。
笔者有幸曾在新华书店工作过33年,深知其中甘苦,不禁感叹培养一个博士生20年足矣!而培养一个优秀发行员20年未必行,有人曾算过一笔账:增养一个合格(还算不上优秀)的进货员,起码要被他报废10万元的书才能摸出点门道。为何图书发行工作难做?这是因为,(一)图书品种多,不同于其他产品是同一品种连续性生产,因此要了解每一种书很困难;(二)图书内容涉及古今中外各种学科,涵盖人类已知的各种知识,发行人员知识面再广,也难以成为“万宝全”;(三)图书在批量生产前,没有试销过程;(四)读者需求千差万别,且因时因地而变化,预测需求困难,决定印数困难。这些问题都是世界性难题,学问很大,至今还没有人宣称已找到现成的答案。如果认为“发行无学”,只能是一种傲慢与偏见。
在出版业不断发展的进程中,发行成了“瓶颈”。一批资深出版家决心从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中打破这个“瓶颈”,力图把发行工作由经验型上升到理论型,摸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图书发行规律。新闻出版署特邀顾问王益同志是这部《图书商品学》的倡导者和组织者,经过一年努力,由王老执笔撰写总论、50多位出版社老总参加撰写学科分论的书终于在1999年10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。这是一件开创性的工作,值得称道,值得宣传。
作为编委之一,我未曾为这部专著写过片言只语,现在由我写书评,感到惭愧和惶恐。但在成书之前,我曾通读过初稿校样,出书后又粗学一遍,也许有点发言权。学习之后,感到这部专著有几个鲜明的特点:
其一,具有相当的权威性。主编王益同志是具有60年出版工作经历、曾长期担任全国出版领导工作的出版家。学科分论作者都是在第一线工作的出版社社长、总编或编辑室主任,写作班子阵营之强可见一斑,内行人写本行事,可谓本色当行。
其二,学术性、知识性、实用性结合较紧。全书内容不是从概念到概念,而是“理从事出”,“论从史出”,论点与论据密切结合。总论部分是全书的总纲,由表及里地论述了图书商品的特性、分类、质量标准、书价、读者以及图书的储运与养护。分论部分先从宏观上介绍本学科的现状与发展概貌,再从微观上介绍本学科有代表性的图书,使人知道这类书讲了什么内容,代表作有哪些,便于营业员向读者作介绍。
其三,带有工具书性质,连同附录都有实用价值。正文中每个学科都有分支介绍,相当于工具书的条目,而所介绍的图书,等于是重点书导读,简明扼要。附录中包括:历届获国家图书奖书目,科技书获奖书目,第二批常备书目,并附书名索引,收录了正文介绍的5000种书目。
其四,深入浅出,适合中等文化程度的读者阅读。既可作发行人员的培训教材和自学入门书,又可供编辑策划选题时参考。
由于编写时间仓促或一时难以找到某些学科的作者,因此本书也有一些不足。如军事、航天、地震、地质和环保方面在书中尚属缺门;已有的分论中详略也不尽一致。这些缺憾希望将来能够补上。为了保持这部专著的时效性,建议每隔几年修订一次。
诚然,图书商品学是一门刚刚涉猎的学科,不可能要求写一部专著就建立起一门成熟的学科,但有志学习者一定能从中得到有用的教益。更希望专家学者共同来研究这门新兴学科,使发行业货畅其流,韦尽其用,促进出版业更加繁荣发展。我想这也是本书作者的心愿吧!